作者:周航

雷军的序言

5 点体会:

  • 人欲即天理,是更现实的人生观
  • 顺势而为,不要做逆天的事情
  • 颠覆创新,用真正的的互联网精神重新思考
  • 广结善缘,中国是人情社会

创业 10 条:

  • 能洞察用户需求,对市场极其敏感
  • 志存高远并脚踏实地
  • 最好是两三个优势互补的人一起创业
  • 一定要有技术过硬并能带队伍的技术带头人
  • 低成本下的快速扩张能力
  • 有创业成功经验的人加分
  • 做最肥的市场
  • 选择最佳的时间点
  • 专注、专注再专注
  • 业务再小规模被验证

重新梳理的创业 10 条:

  • 对创业永怀敬畏之心
  • 空杯心态:放下过去所有经验和认知,从零开始全然忘我地学习
  • 创业者仅有创业的激情和毅力是远远不够的,还需要从“看到”努力做到“看穿”,因为看穿才敢大赌,才有大赢的机会
  • 真正看好一个创业者,看好的是他的行动,认知和思考最好的体验是面向未来的行动
  • 年轻的创业公司需要时间来沉淀打磨,才能变得更加厚实强大!创业初期需要勇气和决心,但后面越来越需要韧劲儿与耐力,不要老想着速战速决、一步登天
  • 最好的管理者是自我管理者。
  • 真正的聪明是厚道。“能为他人着想,才能收获信任与回报,才是人生大智慧”
  • 当前的创业环境比以往更激烈,但是通常来讲,一个创业的原点最好还是要专注怎么帮用户解决一个具体的痛点,哪怕是一个很小的痛点
  • 除了勤奋之外,创业者还要在自己的事业中找到乐趣和激情。不能乐在其中,就别做。
  • 保持初心,追随内心。

看待失败

死不是生的对立,而是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。

理解战略

  1. 可以追逐概念,但前提是解决真实存在的需求。
  2. 高价值、真需求的标准
    • 强烈:用户愿不愿意为这个需求付费,愿意付多少钱
    • 普遍:足够多的人存在这方面的诉求。创业者往往把用户描述得很清楚,但是发现获客成本极其困难,成本极高。要格外当心,不要把很多问题归结为营销问题。「如果你需要用钓鱼的方式一个一个地“捞”用户,那说明这件事情本身就错了,你应该是用大网去捕鱼,而不是用鱼竿去钓鱼
    • 频繁:需求本身是一个高频需求
  3. 这三个标准带来的副作用:这个生意必然会超级红海,必须面对非常激烈的竞争
  4. 放弃战略的规划
    • 真正的战略是跑出来的,只有先跑出来才可能知道你的战略是什么,然后不断地迭代
    • 不用一开始就想着把事情做成一个很宏大的系统,也不要觉得慢是有道理的。1. 慢,说明战略有问题,也就是说如果这件事情的复杂度只有极少数人才能完成,说明这件事情的可复制性和执行力都很差。2. 如果一个战略听起来很宏大,但是难以执行,就不是一个战略,而是一个愿景。
    • 一个好战略,一定是好理解且容易执行的战略。

理解竞争

  1. 避免认知局限 创业者在思考竞争的时候,最典型的一个错误就是战略性地假设对手不行,这条路不行,那条路走不通,总之大家很容易看到对手的弱点。可是,别忘了你也是一个新手。看待竞争的时候,不要把自己看成一个先行者,更不要不屑于跟追随者竞争
  2. 大疆的竞争方式 在面对竞争者的时候,它采用了一种积极的态度:主动降价,而且幅度非常大,一副宁愿自损八百也要伤敌一千的姿态,把竞争者彻底打垮。

“本质上,竞争问题是生死问题” 3. 真正的竞争来自另一个维度 竞争来自外部。 4. 「创新窒息」 一个小的创新,在一个更大的创新面前就会窒息掉,因为两者的成长速度完全不一样。 5. 竞争是全方位的 不只仅存在业务本身,包括资源竞争,人才竞争。“如果在竞争中用回避的心态去面对,只会让你越来越被动,因为资本、资源都是向头部聚拢。很多时候,你的规模越大,影响力就越大,资源越会主动向你靠拢,你也会事半功倍;反之,即便你做的事情本身是对的,但如果规模不够大,势能肯定会跟不上,这个时候做事情就是事倍功半”

  1. 竞争的核心问题 竞争肯定要回归本质,即明确你的业务本质是什么。要分清楚,你的业务是技术驱动、产品驱动、运营驱动还是资源驱动、品牌驱动。

理解品牌

  1. 中国 40 年来建立品牌的思路
  • 第一类:「占领心智」,一有新的品类出来,拼命打广告,告诉市场你代表这个品类就可以了
  • 第二类:「与众不同」,对用户传递一个声音,你用这个产品就代表你高端,跟别人不一样
  • 第三类:「满足自己」,品牌可以没有 Logo,没有标签,但是产品不错,甚至相当好,并不以炫耀和展示别人为目的,只是让你真切地感受到好用,消费起来也没有压力,性价比也很高。
  • 第四类:「强调精神诉求」,比如产品的文化属性和精神属性,强调用户,实现了一种对自我的认可
  1. 回归原点做品牌

回到原点,踏踏实实把基础的产品(基础款)做到最好。保证产品有质量,不能脱离产品谈品牌。

  1. 口号
  • 广告语(Slogan)不是愿景,用户关心你的愿景吗?可能不会花时间理解它,最关心的是从中能获得什么,是利益交换
  • 不说大话
  1. 口碑传播 降低用户的预期:不要说大话,把事情说下,不让用户产生不切实际的、过高的预期

  2. 用真诚去解决问题 不要掩盖问题,不要用新的错误来掩盖旧的错误。

理解流量

  1. 流量是稀缺的
  2. 流量价值 = DAU * 时长 * 交易系数 DAU 和时长,这个大家都了解,那什么是交易系数?这就是说这个流量带来的交易价值,如果是功能型应用,它的交易系数就很低。
  3. 产品特性影响流量成本 流量的成本 = 购买流量的价格 / 转化率。但产品特性会影响流量成本,如果是一个强需求的产品,相应的获客成本就比较低。此时,投放策略反而没有那么重要。只有大众、高频、低价的产品才值得买流量。
  4. 用大众、高频、低价的产品去获取流量 如果你的产品是一个低频、高价,进行流量投放,就需要找到一个大众、高频、低价的小产品去获取流量,来拉高低屏,高价的产品的流量。

“比如宜家,为什么它要卖1元的冰激凌?很明显这并不赚钱,但宜家却非常欢迎大家去占这个便宜。因为家具是个低频、高价的产品,所以宜家需要在家具之外卖家居,比如衣服架、毛巾架、拖鞋以及那些价格非常低的食物等,这些家居产品的消费频次肯定要高得多。通过高频、低价的商品拉来流量,也为其他方面带来了利润。”

  1. 如果二次分发会影响产品的核心功能,就不要做

理解融资

  1. 什么时候融资?— 在别人看好你的时候尽量多融资
  2. 融多少钱? — 有多少要多少
  3. 花多少钱?— 融资的时候多融点,具体花钱的时候不能瞎花,只要账上有钱,就还没有输
  4. 选择投资人
    • 看哪个投资人的生态和资源对自身的发展有利
    • 股东不宜过多
    • 跟投资人勤沟通,学会示弱,不要报喜不报忧,不然到最后危机出现的时候,没有投资人会主动来救你。投资人对公司状态了解得越详细,你这条贼船他已经上来了,当你告诉他漏水的时候,他首先想到的一定是和你一起补舱位,把水堵住。
    • 创业者要有自己的判断,投资人只作为参考意见
    • 创业者和投资人的关系是双赢,“双赢的前提是,一方面你可以获得战略投资者的流量,另一方面你的业务也有利于对方的生态成长。”不仅仅是单纯地你有求于人,去索取。
    • “创业者与投资人更应该是朋友关系,有问题有矛盾,把问题和矛盾摊开,解决问题,化解矛盾,寻找利益上的平衡点”

理解领导力

  1. 领导力不是有多少人听你的指令,也不是你能命令多少人,而是你对别人的「激发」有多大
  2. 不需要去模仿谁,学习谁,不同特质的人,都有可能形成自己的领导力。
  3. 领导谁:领导你喜欢的人,而不是喜欢你的人 领导你喜欢的人,进一步思考,会发生什么,你可能为了刻意扮演别人眼中的那个「好」的你,扮演了一个不真实的自己。

领导你喜欢的人,招聘的每一个员工,都是你喜欢的人,你愿意跟他们待在一块。而不是只是团队建设的需要,才跟同事们在一起。 4. 找到和自己特质相匹配的事情,这样的领导力才有发挥空间 5. 领导者的自我成长 - 归功于外,归因于己:有很多的年轻的成功创业者,会觉得成功归因于自己,导致后面跌得很惨。一个企业的成功,本质是时代的造就(当然你也敏锐地抓住了时代赋予的机遇),并且成功的道路上有着很多人的助力。 - 要复盘,从复盘中学到东西 - 学习者的心态,不要害怕暴露出自己不了解的领域,敞开心扉地去请教别人,多么有利于自己的成长 - 学会向别人求助:“很多时候,创业的过程都是被别人抬上去的,不是你真的有多强,而是因为别人这儿抬你一下、那儿抬你一下,可能你就上去了。也许我们应该把更多的人拉进来,拉到自己船上,这样反而更好。除此之外,你也应该争取更多的资源。” - 避免怕输的心态:靠什么赢,只有相信巨大的不确定性,你才会赢;反之,为什么会输,是因为相信了确定性,觉得这个事情一定能成,结果大把精力、时间、金钱投下去,发现不是那么回事。

打造团队

  1. 找合伙人的标准

一是不宜过多,两三个人就可以。一个坚实的伙伴关系,可能:

  • 能力互补
  • 志趣相投 哪个更重要?无论如何,一定要相互信任。
  1. 公司的最初阶段:寻找信任你的初创员工 初创公司的事业未来如何发展,连创始人都不清楚,可有人觉得这件事挺好,愿意相信你,或许他不够优秀,但这些都不要紧,在一个公司搭骨架的阶段,最应该做的是尽可能凝聚相信你的团队力量。

  2. 公司长肉的阶段:学会留住牛人

    • 提供足够的收益
    • 态度,对人才的渴望
    • 找到对的人
  3. 复盘

“我问大家觉得团队怎么样。很多人可能都会回答“挺好的”“没什么问题”。事实果真如此吗?并不见得。我们每个人都在渴望真实,但又怕被真实灼伤。”

一个团队在初期建立的氛围非常重要(如何建立?)。

理解企业成长

  1. 最小化启动

作为创业者,首先要做的是保证活下来。面对无团队(无健全团队)、没钱、没成型的商业模式的「3无」状态,解决办法就是把事情尽量做小、做少,而不是做大。但这是做大和做小,并不是说先赚点钱让自己活下来;真正让自己活下来的,是你能够创造足够清洗的用户价值。

对于一个处于 0 到 0.1 阶段的公司,其实没有什么所谓的商业模式。

  1. 加速度比初速度更重要

保持进步,保持加速度。如果你的加速度很快,那势必会超过你的对手。初创公司成长很困难,其实是说明问题的。遇到这种情况,肯定要停下来想一想。没必要坚持说“这条路一定是对的”。总之就是一句话,不要因为坚持而坚持。

应对低谷

  1. 不要因为暂时的挫折和困难,就忘记提高公司价值的根本使命
  2. 不要去冬眠,公司走在正确的路上,就要更勇敢地争取资金,争取投资伙伴的理解和支持
  3. 不要自我催眠,不要觉得自己做的事情太伟大,也不要觉得做的事情太多太难,就可以“慢”
  4. 「有勇气选择最大的市场,而不是做一个所谓「小而美」的产品偏安一隅。市场很残酷,不会再有同样的一个机会摆在你的面前。在互联网的世界,你必须进攻、进攻、再进攻」

重新理解

“但是当你开始关注需求本质的时候,你会发现很多的需求其实是可以被唤醒的。”

“不仅仅是要看到问题,更重要的是要看到机会”

做大、做多、做快还是做小、做少、做慢。不同的人,有不同的选择。